2825 本部
| |||
本报记者 胡雪峰 通讯员 兰宁 浩荡春运,拉开点到点的返乡“长跑”。由此而来的高密度客流与高强度运输任务,忙坏了劳碌在一线的“春运人”。近日,记者在市区客运车站记录下几位一线工作者的真实体验。 身体侧对电脑、迎来旅客,眼睛直盯屏幕,在询问中快速敲击键盘。见到售票员李静的时候,她保持这样的姿势已足足五个小时了。 在市区客运西站工作10年,“平时一个班6个小时,春运开始后,一天得超过10个小时,坐久了经常直不起腰来。”李静说,每天光是一句“您好!请问您去哪儿”的问候就要反复几百次。 看着窗外的“购票大军”,李静总会千方百计压缩中断时间。她不敢喝太多水,以减少上卫生间次数,有时候口干舌燥,只用水润一润嘴唇或者含颗润喉片。为了节省吃饭时间,她也总是狼吞虎咽,跟同事轮流着吃。“现在,从询问到售票结束,最快不到10秒!”李静说,乘客归心似箭,只想让他们等待的时间再短一些。 “老何,通融一下,今天车辆回场我一定修。” “这可不行,漏机油虽是小事,一车旅客安全是大事。必须等修理工检查确认后才行!” 在市区客运西站修理车间,记者偶遇这样一段对话。说话间,驾驶员拿出烟正想递向门检员何俏杰,却被回绝了。无奈之下,驾驶员悻悻然将车开去返修。 只要班车一开入门检线,何俏杰便走进门检地沟,从兜里掏出手电筒,照看车辆底盘情况。“车底上下二十来个部件,即使是一颗螺帽都不能马虎!每签一个字,我都觉得是种无形的责任。这不仅是我的工作,更是对驾驶员和旅客负责。”何俏杰的话语中透着一份坚定。 人群中,两位外国旅客特别显眼。市区客运东站“春运志愿者服务队”的许丽蓉,却细心地发现他们手里捏着的,分明是两张火车票!她上前提醒后,两人一看时间,顿时慌了神:离发车不到20分钟了!许丽蓉连忙带着他们开了自己的车,直奔火车站。 后背趴着一个婴儿,一手牵着小女儿,还提了大包小包。在东站售票窗口的长队中,一位中年妇女“全副武装”,神情焦急,不停地跺着脚。 这一幕恰好被服务队副队长戴宏星看在眼里,他快步迎上去询问。原来因为家人受伤,这位妇女急着赶回余姚,可时间太紧,班车马上离站,车票还没买。就在发车前两分钟,戴宏星带她在“特殊旅客购票窗”买到了票,并送她们到车上,请驾驶员一路上多加照顾。面对突如其来的援手,妇女含着泪,连连表示感激。 和他们一样,东、西两站的工作人员放弃休班组成志愿服务队,着实为返乡人解了不少急难。“我来帮您提行李”、“我来扶您上车”、“出门要看管好行李”……人流中传递着不绝于耳的善意声音,让旅客的归途多了几分守候和温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