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站抗灾自救过程中,集团公司广大员工甘于奉献,奋勇争先,展现了可贵的集体主义精神。其中广大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干,跟我上,关键时刻,一个党员就是一座堡垒,他们的身影一直感动着我们。
现场指挥调度有方的经理梁巍
在东站抗灾自救过程中,经理室超前部署、措施得当,及时疏散乘客、撤离站场内的客车、私家车,大部分财产得以保全,这当中经历梁巍起到了关键作用。
8月20日上午8点30分左右东站出站口的道路上有大量的黄色积水涌现,东站经理室发现后,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并召开紧急短会。会上,梁巍经理话语不多,但句句掷地有声:“水越来越大,我们站的地势低,肯定要发大洪水。我们是基层干部,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大家都在看着我们的行动。”简单的动员之后,立即部署具体工作,分配力量,兵分两路,一路排查通知商户、旅客立即转移,一路继续监测观察雨情和汛情。
10:00左右,水势迅猛上涨,令人揪心的洪灾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刻不容缓!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梁经理意识到,如果不及时转旅客和财产,后果将不堪设想。经过短暂分工,各部门员工马上投入到疏散乘客、疏散站内车辆、转移财物的工作中。站领导带头涉入洪水中,和大家一起转移一楼的贵重设施和物品。杨伟城副经理一不小心跌进了洪水中,干脆将上衣脱了;戴宏星副经理手掌磨破了,洗洗就算了……
10:35,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梁经理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说自己家的4个仓库进水了,上周刚进仓的成批货物即将被淹。他歉意的让妻子请其他人帮忙,自己依然冲在洪峰的最前线。正在东站紧张有序抢险的同时,又接到紧急通知,与东站一墙之隔的中石油油库漏油了,桶内的汽油顺着洪水飘向四周,也飘进了东站。这时,如果站内有人使用打火机或者抽烟,就会引燃大火,危险一触即发。梁经理马上分派出一部分人员,保卫稽查科长徐红平接到指令立即带队前往增援油库抢险。
水位还在继续上涨,不到12:00,就已经涨到齐腰的高度。原先转移到高处的财物眼看着又将被大水淹没,不得不进行二次转移。
晚上9点,梁经理才回家吃上了当天的第一顿正餐。到家才知道自家4个仓库只抢救出2个仓库的货物。而这一天,他在水里泡了近12个小时,由于在洪水中浸泡的时间太长,脚都泡脱皮了。
21日凌晨5点,尽管洪水已退出城区,但在客运东站到处都是洪水肆虐的痕迹,地上满是淤泥和沙石,花坛的草木东倒西歪,挂满了垃圾,所见之处,一片狼藉。站领导一到站,马上又投入到灾后重建的工作中,“大家加把劲……”梁巍和杨伟城副经理已经沙哑的声音又继续在东站场地上久久回荡着。(徐建美)
坚守岗位 甘于奉献的业务站长何小勇
“调度室,立即联系车辆单位通知车辆撤离!”,“服务班,配合保卫人员疏散旅客!”。20日上午9点,东站业务站站长何小勇同志接到经理室的指令后,不断地下达着指示。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何站长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能慌乱,他给在场的业务站员工短暂分工后,一场抗洪工作拉开了序幕。
水势不断上涨,何站长一直涉水指挥工作,此时他的脸色有些发白,头也感到阵阵地眩晕,细心的潘何丰发现了何站长的异常。小潘知道,何站长一直都有高血压,看样子何站长的老毛病又犯了。站领导担心他的身体,让他回去休息,但何站长坚持地说:“现在人手紧缺,我不能走!我的身体我清楚,休息一下就好了,没事!”接着,他被几个同事拉到了驾驶员休息室。
休息了没多久的何站长又硬撑着身体,趟着及膝的水,到候车室、站场内不断巡查,检查车辆有没有及时转移、站内有没有旅客滞留、设施和设备是不是都搬到安全高地了。当他撑不住时,就又回到站长室坐一下,好一点又到现场转。就这样,一直到下午17:00,何站长的脸色越来越差,已站立不住的他,在站领导的坚持下才被同事送回了家。(许丽蓉)
舍小家为大家的站售组长季一梅
虽然洪灾的发生无法控制,但东站的员工经受住了洪灾考验。
洪灾来临的这天,站售组长季一梅正好在家休息,家住卢埠村的她早上醒来就发现自家楼下已是一片汪洋,她和卢埠村里的大多数村民一样被困在家里,家中水最深处达到了2.8-3米。被困在家里的季一梅第一时间想到了车站,想到了她的售票处。她通过电话得知东站也被淹时,更是焦急万分。
21日天还没亮,家中的水还未完全退去,季一梅就把两岁女儿交给婆婆照看,顾不上家中还泡在水里家俱,趟着水打着手电筒,赶到了站里。
洪水刚刚退去,售票处里的状况惨不忍睹,潮湿的墙面上留着洪水浸泡过的印迹,地上满是淤泥和被洪水冲进来的垃圾,空气中弥漫发霉的味道。季一梅顾不得一路走来衣服的湿漉,立即投入了打扫卫生、手工售票准备等工作。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来到站里的旅客逐渐多了起来,洪水肆虐造成的停电,电脑无法正常工作,退票和卖票工作只能依靠手工进行。面对部分旅客的不理解,她总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耐心解释,瘦小的身影在拥挤的人群中不停地穿梭......(徐意涵)
洪灾中 他一心想着单位利益 却淹了自己小车
8月20日早,客长运分公司党员冯根华开着单位小车去年检,行至车管所,就听有人说,水满至水东大桥一带了。后来又有人说,东站站场进水了。
作为公司机务主办的冯根华首先想到的是停在站场里的公营车怎么办?他马上打电话给自己的科长,当证实单位里的公营车全部安全转移后,又投入到车检中,完全没有顾及停在站场内自己的私家车。
11时左右,冯根华把年检后的车子开到开发路停妥。此时,小转盘一带,已是汪洋一片,冯根华艰难地赶回站里。当他回到站里时,水已至大腿肚了,自己3月份刚新买的高尔夫小车已在水里浸泡多时。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冯师傅把小车慢慢地推到小修车间。回到办公室后,冯根华没顾上喝一口水,马上和同事们一道抢搬办公物资,电脑主机往桌上搬,值钱的物资往柜子高处搬,一直忙碌着。
凶猛的洪水还在不断上涨,为安全起见,公司领导让员工回家。当讨论谁留下来值班时,冯根华毅然地说:“张经理,我留下”。这一坚持,就是到晚上12点多,直到洪水从站场完全退去。
第二天凌晨5点,冯师傅又早早到站里,分三趟把单位驾驶员送到检测站,保证驾驶员把公营车及时开回站里,投入营运。回到站里后的冯根华一刻都没闲着,冲洗办公室,清淤泥,整理、清点办公物资。(郑桂珍)
刚出院不久的他 在洪灾中表现很英勇
张松标是客长运分公司安机科科长,也是一名老党员,他刚出院不久。
8月20日,张松标6点到站,听说水东大桥的水位涨得很高,立即和同事赶赴现场查看,作为安机科长的他及时向经理室汇报情况后,作出立即让青田普客停发,青田快客上高速继续开行的通知。
10点钟,水已满至东站站场,张松标考虑到例检站安全问题,赶到例检台立即让作业人员切断电源,又赶到修理车间,切断电源总阀。10:20分左右,张松标又立即投入到车辆疏散工作中,通知驾驶员,指挥车辆撤离。
11:30,当大部分同事都下班撤离,张松标自告奋勇留下来值班。
下午2点,当修理车间武晓明告之,轮胎漂浮到站场上,张松标顾不得刚出院,浸着齐腰深的洪水,艰难地从站场的西南角挪动到东北角。和武晓明一道把轮胎一个个捞起,放至修理车间小间锁好。
听说加油站漏油了,张松标顾不得疲惫的身体,又赶到加油站和消防官兵们一道扛沙袋,堵住漏油口。
之后,他和同事冯根华等一直坚守到12点多,才放心回家。
第二天一大早,张松标又早早出现在站里,带领修理车间的同事们一起灾后自救,清淤泥、抽地沟水、清扫办公室。(郑桂珍)
他与洪水共进退
2014年8月20日上午瓯江水位暴涨,10点30分时处于临江500米处的汽车东站站内开始进水,水从地下管道喷涌而出,长运安机科人员、党员武晓明发现情况,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停在站里的车辆,他奔向场地大声地通知在场驾驶员驾车离开,并通知在修理车间维修的车辆进行疏散,不到一个小时整个汽车东站已是一片汪洋。为了已拆下的轮胎不被飘走,他几次淌进齐腰深的水里进行打捞固定,直到确认安全,又去另一个地方帮忙。
相关物品都抢救到安全地带后,他又配合集团公司领导查看受灾情况并对现场损失进行拍照、配合统计工作。
到下午六点多,洪水还没有退去,武晓明主动提出留在单位值班,直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多洪水完全退出站场后才离开。
21日下午,为了能够尽快恢复生产,武晓明顾不上休息,又参加到修理车间的机具设备抢修工作中,直到手工检测线恢复正常工作,才放心回家。 (王艳苹)
成功疏散车辆 他功不可没
8月20日,客长运分公司调度员、老党员林国文早上5点就来到了单位,比往常早了1个小时,因为这些天每天都暴雨天气,得格外关注客运车辆运行动态。
早上7时许,林国文接到青田驾驶员的电话,由于紧水滩泄洪,导致大水升到了路面无法行驶,船寮路段与水东大桥路段封道,于是他赶紧通知开往温州、青田方向的驾驶员注意行驶,改向紫金大桥方向行驶上高速,由于下面国道封道,青田普客全线停班。
大概十点多左右,眼看水一点一点的涨到东站场地里面,林国文马上向队长汇报具体情况,按照布置将班线全部停开,并迅速联系休息驾驶员将停在东站场地内的车辆开到开发路上地势安全地段,同时联系停在场地里的责任考核车辆驾驶员将车辆开出去,最短时间内快速成功转移公营车辆30多辆。同时,林国文又马不停蹄打电话给回程车辆驾驶员,嘱咐他们将车子再开回站里。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水却在一直不停得涨,一眨眼水已经满到了膝盖位置,整个东站浸在水里面,林国文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朱训 王艳苹)
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还有许多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为东站的抗灾自救做出积极贡献的员工,如及时抢修电路,灾后做好恢复电路、电器的清理维修工作的水电管理员张志权,及时转移电脑等设施、设备的站长助理潘何丰,协助业务站指挥客车撤离,做好停班通知的调度组长傅建华,及时转移票房票证,参与转移办公用品和设施、设备的售票员胡敏,做好旅客疏散工作,协助做好油库防爆工作的保卫稽查员陈浩、林文杰、赖跃勤等。以及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始终坚守在抗洪第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述说着爱岗敬业故事的员工同志们,大家的行动构成了今年东站最感人的故事。